2013-08-06
物以稀為貴,在投資中這個物指的是有經濟意義的東西。一般情況下企業家首先想到的是人才,而投資者首先想到的是資源股。因為在投資中任何對經濟發展有意義而又面臨供給絕對局限的資源都是值得大家關注的行業。
我個人認為,人類科學的基礎是探索與發現,其本質不是改變大自然而是挖掘大自然已有但沒有被利用的價值。我們可以用煤焦油制造出塑料,現在可以用石油和天然氣代替。但是我們從來不具備人工制造這些必須經過幾億年的時間才形成的石油和煤炭等自然資源的能力。而自然資源又可以被分為:
1.可再生、可再循環(水、風等原始自然資源)
2.可再生、不可再循環(樹木等植物)
3.不可再生、可再循環(銅、鐵等金屬)
4.不可再生、不可再循環(石油、天然氣和磷等工農業消耗品)
今天我們談談磷,這個現代農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從用途上而言,世界上85%的磷礦石用于生產各種磷肥,3.3%生產飼料添加劑,4%生產洗滌劑,其余用于化工、輕工、國防等工業。全球對磷礦石的需求保持3%~4%的增長速度。因此我判斷磷礦資源稀缺性會不斷得以體現,磷礦石價格將呈現長期走強趨勢。我國磷礦石價格長期大幅低于國際磷礦石價格,也決定了我國磷礦石資源還有升值的空間。
在中國投資者的腦子里,中國是磷肥大國,而我們真正稀缺的好像是鉀肥,事實真如此嗎?從整個世界的角度而言,截至2008年,世界磷礦石儲量180億噸,儲量基礎500億噸。但具備工業開采價值的磷資源像世上所有好的東西一樣,非常有限且分布極其不均。具有工業開采和商業開發價值的優質磷礦床80%以上集中在4個國家:中國、摩洛哥、南非和美國。之所以在五千年農業文化后我們還有這么多的磷資源,不是因為我們有的特別多而主要是托我們老祖宗一直不知道怎么用磷肥的福。這算是落后帶來的“好處”之一吧。
世界磷礦石的總體品位在5%~40%(P205)之間,大部分國家的磷礦石品位都在30%左右,俄羅斯的科拉磷礦、摩洛哥的布克拉磷礦、美國的佛羅里達以及非洲的一些國家都是富礦匯集的地區,有的礦石品位達到39%,一般都在30%以上。中國磷礦石平均品位只有17%,可開采儲量平均品位為23%,是世界上礦石平均品位最低的國家。富礦主要集中在云南(滇池)和貴州(開陽、甕福)以及湖北的宜昌,但是品位僅僅在28%~33%。
按照目前的開采速度,除摩洛哥之外,全球富礦(30%品位)開采年限約為30年,之后摩洛哥的磷礦石將成為全球主要的供應來源。由于其稀缺性,美國自2002年就開始禁止磷礦石的出口,中國也逐漸對資源加強監管,實行配額出口;中東政治因素的不穩定有可能影響摩洛哥磷礦石的供給。
大家感覺到了嗎?這個所謂我們不缺乏的磷資源其實從世界的角度看還能挖掘差不多30年了。我國磷礦石儲量和基礎儲量分別為41億噸和100億噸,分別占全球的27.14%和21.28%。但由于我國富礦少、貧礦多,平均品位僅17%,我國富礦的使用年限不超過20年。無論是20年還是30年,這比中國的房產使用權還要低一半。擁有它不是擁有財富嗎?
您還知道嗎?在過去三年間,中國磷礦的產量預計呈逐年增長走勢。2010年全年磷礦石產量同比增長18.55%。截至今年6月,磷礦石產量同比增長25.53%,漲幅非常明顯。根據我們統計的數據,我國磷礦的基礎儲量從2004年的38.94億噸已減少到2009年的31.7億噸,短短6年間,磷礦儲量就減少了18.6%。如果繼續這種快速低效率的開采,我國磷礦資源不久之后恐怕將破壞殆盡。
買國外的礦業是政府的事兒,準確點說是中投的事兒。而廣大的普通投資者如何掌握這個可預見的收益呢?從地域上而言,中國磷礦資源80%以上集中于云、貴、鄂、川、湘五省,湖北探明資源儲量列第三位。
云南的磷礦股票有*ST馬龍(8.48,0.00,0.00%)(600792.SH,無市盈率)和云南鹽化(6.73,0.04,0.60%)(002053.SZ,市盈率25倍)。湖北的磷礦股票有興發集團(12.13,-0.07,-0.57%)(600141.SH,市盈率38.3倍)和湖北宜化(6.88,0.16,2.38%)(000422.SZ,市盈率12.5倍)。其中更值得大家關注的云南上市公司中涉及磷化工的公司是*ST馬龍,其控股股東是云天化(8.82,-0.03,-0.34%)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云天化集團的下屬子公司云天化國際和云南磷化集團都是云南省整合磷礦石資源的主體。興發集團和湖北宜化的控股股東同屬湖北宜昌國資委,目前湖北宜昌國資委正在主導興發集團控股股東宜昌市興發集團重組湖北宜昌市磷化有限公司,可謂是拔得頭籌。
我認為磷肥行業的整合是必然的發展規律。無論是整合還是限制采購的硬條例都是上述磷礦股票的機會和潛力所在。作為一個只能投資A股的普通投資者,我們應該注意的是磷礦被投資者長期忽視的現況?其資源稀缺的未來。這個時間差恰恰蘊含著收益的大概率。
?。▉碓?新浪財經,作者:為北京凱世富樂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總監)